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白茶的精髓

民间流传白茶是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。白茶的可贵之处,就在于它是一种极度接近自然,但又能悄然实现转化的茶叶。因此有人说,未经时间再造的白茶,就好比是一件半成品

在过去,清人《闽茶曲》记载“藏得深红三倍价,家家卖弄隔年陈”,可见在福建民间,人们有存老茶的习惯。至于白茶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的说法具体源自何时何地,已不得而知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通过存放,白茶的品质风格确实会发生显著变化

 

 

· 一年和五年白毫银针干茶色泽比较

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白茶的精髓-浙鲤拾味


“一年茶”是指当年新白茶。因为白茶属于微发酵茶,刚制作出来的头年白茶,口感接近绿茶,茶性较寒凉。香气清新鲜纯,有类似豆浆的香味;汤色浅黄明亮,汤感爽口清锐,如清泉甘露,滋味相对平淡些

“三年药”是指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,其茶性已悄然发生变化。储藏得当的白茶,在两三年里,茶叶内部成分已开始发生变化:青气褪去,汤色加深,由浅黄变到杏黄或橙黄。新白茶有甜香和亳香,通常用“亳香蜜韵”来描述,而存放三四年后的白茶往往会有“荷叶香”,香气已渐趋醇和,滋味渐柔,入口顺滑,茶性也由凉渐转平和。这个时候的白茶,亦茶亦药,品藏皆宜

“七年宝”是指存放了五到七年之后的白茶。这已算是老白茶了。这个时候的白茶,香气有清甜花香,细嗅下有陈香,并且伴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,会呈现出枣香,乃至发展成为一种舒适的“药香”。好的陈年白茶汤色如琥珀,鲜艳而且油亮;其滋味醇厚饱满,入口也更加顺滑,甜度、粘稠度也会逐渐增加

不同年份的白茶的干茶对比

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白茶的精髓-浙鲤拾味


① 2016年的新白茶;② 陈期5年的白茶;③ 陈期10年的老白茶;④ 陈期20年的白茶;⑤ 陈期30年的白茶;⑥ 陈期40年的白茶;⑦ 陈期50年的白茶

这7款茶,等级相当,均为寿眉,嫩度则有所不同,陈期相隔50年的时间,可见干茶颜色由灰绿带黄到乌褐逐步变化,叶面的色泽也逐渐变得油润.

不同年份的白茶的汤色对比

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白茶的精髓-浙鲤拾味

 


不同年份的白茶的内质对比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白茶的精髓-浙鲤拾味

对比50年内不同年份白茶的5个样品可以发现,经过后期陈化,白茶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,呈现白茶陈化后的不同层次


本文节选自《中国白茶》吴锡瑞 周滨 著

 
©版权所有,如未注明,均为原创丨转载请注明转自:浙鲤拾味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ebain.cn/2570.html
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老鲤儿删除,谢谢!——以诚为本,行善多德。阳光灿烂每一天!
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老鲤儿

80后,一个有品无味的家伙,热爱旅游、热爱生活,没有什么文采就爱瞎折腾,关注民宿、品味生活,品品茶,看看景,走南闯北,领略一路风光,广结好友,真心相待。以诚为本,行善多德。阳光灿烂每一天..........




美图赏析

近期评论
标签
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Facebook Twitter